弘揚傳統,求實創新,開拓進取,真誠高效
二十多年以來,公司在努力開拓市場的同時,通過嚴格的企業管理,在各項工程中以“質量牌”、
“安全”、“誠信牌”叫響了國內市場,并連續三年入選“中國建筑企業500強”。
大國工匠 民族棟梁
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北營北路24號山西省古建集團大樓
電話: 0351-5639888
傳真: 0351-5639888
E-mail: sxgj1995@163.com
手機版
山西省古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SHANXI ANCIENT ARCHITECTURE GROUP
微信公眾號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太原 晉ICP備08000136號-1
下屬公司 | 聯系我們 | 招賢納士 | 采購中心
工程案例
山西省古建筑集團成立于1995年9月22日,是當時全國首批省級古建筑施工企業,也是國家建設部批準的全國首批園林古建筑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的施工企業。
龍泉寺景區建設工程
? ? 龍泉寺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為道教“昊天祠”,五百多年前毀于金元戰火,直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建,名字也改成了“太山寺”。后當地天旱無雨,地方官和百姓們到此求雨,發現汩汩而流的泉水,認為是求雨有應,龍王賜泉,于是冠以太山寺“龍泉”之雅號,在泉水上修建龍王廟,并雕石龍,令泉從龍嘴中出。明嘉靖《太原縣志》中有“太山有龍池”記載,為太山寺別名由來之史證。 ? ? 太山龍泉寺在繁盛時期共分為上、中、下三寺。目前僅留存下寺的部分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整個寺廟依山而建,高低參差,錯落有致,殿堂樓閣,小巧玲瓏,自成格局,因觀音堂內精美的懸塑而聲名遠播,2008年唐代塔基地宮及舍利寶函的發現,更使這座千年古剎蜚聲海內外。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本工程以盛唐建筑風格為主,擬營造一個文化厚重、殿閣宏麗、園林深邃的仿古建筑群,以求造福當今,傳世后人。工程總平面布局采取院落式布局,建筑組群以院落為單位,以發現的遺址、文獻記載和敦煌壁畫所繪為依據,將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藏經閣等主體建筑用同廊、軒及廊房圍合成矩形,組合三進院落。該院落南北長192.44米,東西寬68.84米,總建筑面積5411.56平方米,總占地面積13696.67平方米。
晉祠東園建設工程
舍利塔建設工程
舍利塔,總建筑面積1517.01平方米,其中下部保護性設施遺址保護展示廳819.24平方米,上部五層仿唐代木塔建筑面積697.77平方米;太山龍泉寺舍利塔是為保護一座不晚于武周時期的佛塔地宮的文物遺址,改善文物保護展示設施,充分展現唐塔遺址所具有的歷史教育與公益價值,現在文物遺址上新建仿唐式木塔展示廳。本項目為大型仿唐工程,古建筑構件眾多,造型復雜且精美,處處彰顯大唐盛世的建筑氣派。 太山舍利塔是一座地上六層的仿唐代建筑,建筑最高為塔剎頂部,高52.45米。項目主要包括了樁基礎工程、二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工程以及五層木塔工程。目前項目已經完工。 ?
晉文公祠
? ? 晉文公祠修建項目是晉祠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二期重點項目之一,也是晉祠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晉文公(公元前697年~前628年),姬姓晉氏,名重耳,春秋時期晉國國君,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是春秋五霸中第二個稱霸的霸主。晉文公去世后葬于“絳縣東二十里”,“有晉文公墓,旁建祠焉”(《元和君縣志》)。歷代執政者及社會民眾均十分敬仰晉文公,并將其尊稱為天神,故祭祀晉文公的祠廟也稱為“天神廟”。 ? ? 晉文公祠修建工程項目選址于晉祠公園東南隅南湖湖心島上,即《晉祠環境綜合整治詳細規劃》(2010年)規劃的瀛洲月照景區位置,按照設計任務書要求,現將原規劃的仿唐建筑風格,調整為仿漢代高臺式祠廟建筑風格,旨在更好地詮釋晉祠的厚重歷史文化內涵。 本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21公頃,總建筑面積4935.8平方米。
大同市九龍壁環境整治工程
? ? 九龍壁周邊環境治理工程于2020年3月底開始動工啟動,2020年9月底竣工。按照大同市文物局組織召開復工動員會議的要求,編制了疫情防控方案及應急預案,在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建設人員積極克服困難,不斷優化施工組織方案,組織多支隊伍同時施工,項目建設高峰期投入各類工種人員200余人、機械設備20余臺,物資材料供應充足,保證現場正常施工運作,整個工程歷時180天。 ? ? ?竣工后,景區面積從原來的2400多平方米增加至14500平方米。工程拓展了九龍壁景區的旅游空間,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新筑木柵欄墻可以讓游客從和陽街上看到九龍壁景區內的景觀,景區外圍增加了停車場。此外,景區還整修了院落地面、排水系統、供水管線、污水排放管網、供電管線,修繕了倒影池等,使景區面貌煥然一新,與一路之隔的代王府景區相得益彰。
天龍山景區提質工程
我山西省古建筑集團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天龍山景區(部分文物修繕及保護利用)提質工程項目二標段是太原市政府重點工程項目之一,于2018年6月開工,項目位于山西省省會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的天龍山風景區內。天龍山風景區是太原西山的最南端,這里群山環繞,植被茂盛,氣候適宜,風景秀麗。山中尤以天龍山石窟內的精美石刻最為著名。 ? ? 本工程項目招標人為太原市天龍山文物保管所,建設地點為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晉祠鎮天龍山景區內,計劃工期180日歷天,質量標準為合格。
太原汾河景區仿古建筑工程
太原汾河景區仿古建筑工程1998年10月,太原市政府投資5.8億元開始汾河太原城區段治理美化工程。工程北起勝利橋北,南至南內環橋南,全長6公里,寬500米,由四道橡膠壩分為三級蓄水湖面。工程把河道治理、環境保護、景觀建設結合起來,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城市發展與環境建設協調發展。同年,山西省古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了景區東岸的仿古建筑工程,其中包括汾水閣、亭、廊、石舫等項目,于2000年竣工。這些
廣東揭陽雙峰寺
由山西省古建筑集團承建的廣東省“揭陽市雙峰寺擴建重修工程”綜合樓開工儀式于2015年3月21日舉行。雙峰寺始建于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具有800多年的歷史,是揭陽佛教的中心,為揭陽規模最大之古寺院,影響深遠,享譽海內外,曾是“潮汕三大叢林”之一,該寺現有面積4800平方米,計劃用5年用時間擴建重修,總投資達十億元。該工程具體由山西省古建筑集團承建,整個工程擬恢復明代規模,以彰顯嶺南水城景色,
云岡石窟景區·靈巖寺建筑群復建工程
大同市云岡石窟山堂水殿建筑群復建工程云岡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武州山南麓,北魏興安二年(453年)開鑿,到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遷都洛陽之前,經過了四十年的營建?,F存主要洞窟53個,另外還有1100多個小佛龕,大小造像共計51000余尊,東西綿延1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酈道元《水經注》對云岡石窟美景的描述,即“山堂水殿,煙寺